开发教材,落实德育教育 ——浅谈一年级数学德育学科化的研究 【摘要】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,本应承载“教学”与“教育”的双重职责,既要教学生如何做事,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。数学学科的“教育功能”往往是融合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落实的。而对于刚刚步入小学大门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,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。 关键词:一年级 德育教育 教材开发 一、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图文并茂,精美的信息窗主题图片散发着浓浓的德育气息。我们细细分析那些主题图不难发现,这些主题图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好材料,同时,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载体,在教学中,我不断挖掘,力求实现数学学科的德育化。 1.“社会公德”的教育
一年级数学教材中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的形象,一朵朵美丽的鲜花,无不渗透着环保的思想。例如,第五单元《海鸥回来了》一课,真个单元都是以大海为主题,所以在教学中,我对学生进行了保护蓝色大海,不伤害海鸥的教育。 3.“美的情操”的陶冶 数学是美的,数学的美有很多方面。就一年级数学教材而言,数学的美是直观形象的,主要体现在简单几何图形的简洁整齐上面。教材通过对图形的拼组、分割及用简单图形作画等途径,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美,从而陶冶学生美的情操。 二、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,知识性和思想性是相互统一的,寓德育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是完全可能的。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,要优化教学过程,引导学生悟道明理,坚持将德育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,才能真正收到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教育效果。 1.结合教材内容——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的重点 数学课中的德育是有机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,而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来教学,更不能喧宾夺主地外加许多德育素材,把数学课上成思想品德课。因而,数学课中的德育内容因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来决定。就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而言,我们可以结合一些主题图的讲解渗透德育。 案例(一) “8和9”的教学片段: 师:小朋友们,书上的这张画好看吗?请你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? 生:图中画了很多树、花、草,还有蝴蝶等。 师:这些花草漂亮吗? 生:漂亮。 师: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了花草会怎样呢? 生:那肯定会很难看,我们人肯定活不了,因为我听爸爸说过,世界上没有了花草树木,人就没有氧气可以吸了。 …… 师:讲得太好了,花草树木对我们的生活太重要了。我们要像画中的小朋友一样,爱护一花一草、一树一木。瞧,花坛旁边还竖着一块牌子呢,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牌子上“热爱自然,保护环境”这八个字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躲藏在这些花草树木里面的几个数字。 【反思:教师寥寥数语,通过主题图揭示了花草树木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,让学生初步懂得爱护花草树木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,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“保护环境,从我做起”的种子。】 2.注重直观形象——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的关键 我们面对的是刚进入校门的天真活泼的孩子,他们还没有抽象概括的能力。如果简单地讲一点道理,作一些表扬,不但收不到效果,相反,会引起一年级小朋友的厌倦。一年级数学课中德育的渗透应该让学生看得见、摸得着,能激起学生的兴趣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这样的渗透才会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,感受到莫大的思想教育。 案例(二)“图形拼组”的教学片段: 师:这个风车漂亮吗?你们知道风车为什么这么漂亮吗?让我们拆开来看一看吧。注意观察,它是有什么图形拼成的? 生:它是由4个三角形拼成的。 师:对。其实用数学图形拼出来的东西是很美的,你还能用我们认识的正方形、长方形、圆这些数学图形来拼出一些美丽的图画吗? 生:我用长方形和圆拼出了一辆小汽车;瞧,我拼得房子漂亮吗?它是用三角形、正方形、长方形拼成的;我用三角形和圆拼出了一只可爱的小鸟…… 师:小朋友们都很聪明,用简单的数学图形拼出了漂亮的房子、可爱的小鸟……其实,数学图形还可以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,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拼出的美丽图案吧。 反思:数学是美的,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?案例中的教学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,那就是要注重直观形象,让学生看得见、摸得着。注重直观形象要求教师多使用教具、挂图,要求学生多使用学具、实物,注重直观形象要求教师多演示,要求学生多动手操作。 3.挖掘生活素材——数学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的难点。 数学源于生活,又服务于生活。我们知道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。生活中的许多材料都可以为数学教学所用。在选用这些材料时,要尽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,最好是小学生亲身经历过的。如互相帮助做好事、节约用水用电用钱、捡拾垃圾保护环境等事例,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,在教学工作中,继续给学生渗透德育知识。树立好学生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自己、提高自己,使所教班级跃上一个新台阶。
|